老旧小区改造成房企新增长点

□ 持续的楼市调控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11月,二三线城市楼市降温持续,预计涨幅回落趋势在12月份还将持续。

□ 目前我国重点一二线城市存量住宅普遍进入“老龄化”阶段,无法满足新时代居民的生活需求,改造老旧小区、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是未来行业趋势,市场空间巨大。

疫情总会过去,疾病终将治愈。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国际社会必须高度警惕,应对源自人心的“政治病毒”,需要的不只是更多的良知、伦理和道德。(完)

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表示,改造老旧小区、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是未来行业趋势,市场空间巨大。目前我国重点一二线城市存量住宅普遍进入“老龄化”阶段,城市内存量住宅中,15年以上楼龄占比超35%且20年以上楼龄占比超20%的城市有12个,均为发展起步早、能级高的重点一二线城市。随着城市与经济发展,老城区的老旧小区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居民的生活需求,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城市居民的新“痛点”,也成为城市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未来,老旧小区改造及物业管理是房企新的增长点。

观察家们相信,这些人早已习惯于借“言论自由”的幌子,表现出无需担责的放肆。尽管,个人观点与科学发现、新闻信息与专栏评论确有不同,但它们都应该遵循真实、理性的原则。滥用言论自由是对自由的讽刺。

人在现代社会中浸润久了,客串捧哏是生存必备技能。《围城》中,汪处厚在给李梅亭开的欢迎会上,巧妙地提到自己有身份的侄子:“高校长拍电报到成都要我组织中国文学系,我想年纪老了,路又不好走,换生不如守熟,所以我最初实在不想来。高校长,他可真会磨人哪!他请舍侄……”旁边的捧哏张先生、薛先生、黄先生立即同声说“汪先生就是汪次长的令伯……”李梅亭面对着这群口相声的声势,只得败下阵来。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侠客行》中雪山派的掌门人白自在,苦于找不到捧哏而发疯。他曾问弟子:“祖师爷传下来的剑谱、拳谱,大家都见过了,有没有我的武功高明?”弟子小心翼翼地回复:“恐怕不及师父高明。”被夸的白自在却不满意,骂道:“不及便是不及,有什么恐怕不恐怕的。”

“从数据可以看出二三线城市楼市降温持续,调控效果不断累加,预计涨幅回落趋势在12月还将持续。”58安居客房产研究分院院长张波分析说,虽有引进人才政策拉动,房企也以价换量,但一线城市中,北上广诸多区域二手房市场依然呈现“有价无市”态势,部分城市的一手房市场房价上行动力也明显偏弱,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环比下行的城市保持了10月份的水平。

国际卫医界媒体和组织此前亦早有强烈谴责。

说到底,“有毒言论”根源于人性的阴暗面,是一种“政治病毒”。持其论者通常善于预设前提、凭空指责、危言耸听、偷换概念、夹带私货。

诱导无效后,他一字一句教弟子,说他是“古往今来剑法第一、拳脚第一、内功第一、暗器第一的大英雄、大豪杰、大侠士、大宗师”,结果有个弟子乱加词,说:“雪山派掌门人威德先生白老爷子自己说,他是古往今来剑法第一……”这句“自己说”挺喜感的,白自在不欣赏,一掌击得弟子脑浆迸裂。他梦想中的捧哏应该是星宿派或日月神教那样,不求走心,只喊口号就可以,可谁让弟子不能抹杀良心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重申“房住不炒”同时,也提出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这为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遗憾的是,这些“有毒言论”在世间仍有一定的市场,折射出一些政客和媒体对各国必须共同抗击疫情的无知和恐慌,对当今时代潮流严重误判,对中国带有根深蒂固的偏见。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上周也表示,我们需要事实,不需要恐慌;我们需要科学,不需要谎言;我们需要团结,不需要污名。他还表示,错误信息使英勇的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它转移了决策者的注意力,向公众传递恐惧,制造混乱。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房住不炒’,表明全国房地产调控仍将维持现有的力度不放松,仍将继续打击投资投机需求,保护刚需。”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国仕英表示,未来各地可以根据房地产市场情况和城市自身特点实施调控,近期部分城市也已经开展了一定程度的微调,未来预计会有更多城市加入政策微调行列。

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各地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一城一策、因城施策,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保障了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第46期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重申,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日对此表示,个别人和媒体发表耸人听闻的言论,不是居心不良,就是荒谬无知。疫情面前,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理性、合作,用科学战胜愚昧,用真相粉碎谣言,用合作抵制偏见。

这与此前一些美国政客和媒体屡屡发出“疫情有助于加速制造业回流美国”“中国应对疫情不透明”“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等言论形成合流。

值得警惕的是,11月,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1.7%、0.3%和0.2%,广州下降0.5%。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数据也表明,持续的楼市调控取得了显著成效。孔鹏透露,11月份,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9%和3.9%,涨幅分别比上月回落0.8个和0.5个百分点,均连续7个月回落。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0%和4.1%,涨幅分别比上月回落0.7个和0.5个百分点,均连续8个月持平或回落。

社交就是随时准备好做捧哏,最爱吐槽的人也要收起毒舌弹幕。方鸿渐和赵辛楣在三闾大学的一次重要社交活动就是去汪家做客,汪处厚展示了太太画的两幅画,方鸿渐表示不知道汪太太会画,很意外;赵辛楣表示久闻汪太太善画,名下无虚。这两种表示相反相成,效果极佳。方赵二人真是一对相声搭档。

大疫来时谣言多。当前,正值全球携手抗击疫情之时,少数国际政客和个别媒体所谓“新冠病毒或与生物武器开发有关”等“有毒言论”却在暗流涌动。

如今很多人说自己“社恐”,大概是因为不善于也不愿意做捧哏。实际上,做好了捧哏,有时候比主角更能发光发热。

据此,有声音认为一线城市房价有触底反弹迹象。张波认为,一线城市除深圳外,今年下半年整体降温较为明显,尤其是二手房市场降温比2018年同期更为明显,11月份的房价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市场有触底反弹现象,同时也不排除部分城市商品住宅的供应结构变化拉动了成交均价上扬。不过,随着春节临近,市场整体购房需求量会减少,房价在岁末年初也很难有大起伏。

楼市降温依然在延续。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孔鹏介绍,初步测算,今年11月,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与上月持平。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0.3%,涨幅分别比上月回落0.1个和0.2个百分点。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18日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份由全球多名医学专家联署的声明,强烈谴责有关新冠病毒“并非自然起源”的阴谋论,并称阴谋论除了制造恐慌、谣言、偏见,损害全球共同抗击疫情的努力外,别无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