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低风险地区要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要继续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各地复工复产指明了方向。
抓防控、抗疫情是硬任务,抓生产、抓发展是硬道理。今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各方面任务艰巨繁重。经济社会不能长时间停摆,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刻不容缓。当前,除湖北以外的各省、区、市已在逐步复工复产。数据显示,2月底返程客运量将达到约1.2亿人次,3月以后返程约1亿人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各地正在行动。
农谚里讲:“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时不等人,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全力组织春耕生产,是“三农”工作当务之急。从节气上看,惊蛰刚过,冬小麦陆续返青起身,菜园果园茶园也要及时管理,春季农业生产进入关键期。引导农民群众分时下地、分散劳动,农资公司无接触配送肥料、种子、农药,农技人员线上指导春播春耕,电商网站开辟“爱心助农”农产品销售专区……农业发展和疫情防控并不冲突,统筹兼顾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就能以“两手硬”实现“两不误”。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对于各级政府部门来说,在防疫和复工之间,需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各地疫情发展态势不同,防控措施也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注重经济社会秩序恢复。落实中央要求,以县级为单位划分为低、中和高风险地区,实行分类指导和精准施策。那些一关了之、一停了之的做法要不得,那些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也要不得。“一刀切”不能成了“一招鲜”,该“切”的恰恰是像“一刀切”这样的懒政思维。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要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这一重要指示,为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平稳发展,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遵循。
做好今年“三农”工作,必须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尽管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超过1.3万亿斤,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存在农产品供求结构不平衡、要素配置不合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一方面,坚持藏粮于地,稳住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提升农田抗灾能力,确保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另一方面,坚持藏粮于技,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应用高产高效绿色技术,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提出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8项举措,涉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供水保障、人居环境整治、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思路已经清晰,方法已经明确,只有严格执行、付诸实功,实实在在解决农民群众生活之困、生产之忧,才能打牢基础、补齐短板。必须把功夫下在前面,把风险降到最低。
复工复产需要发挥“看得见的手”,在政策端发力,做好扶植政策,切实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这考验精准施策、精细管理的水平,也更能反映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的综合研判和治理能力。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握住当前形势,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最近,各地区各部门陆续推出相应政策措施:发布房租减免政策,帮扶中小微企业渡难关;政府部门发挥大数据优势,为企业对接供应商,保障顺利生产;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不能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从政务服务到金融支持,从房租税费到用工社保,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政策,为企业纾困助力,为复工复产护航。
应该看到,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一些地方农业生产遭遇农资到村到店难、雇工难等问题。准确研判、科学对冲疫情影响,是做好今年“三农”工作的前提。综合看,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我国农业生产、农产品供应、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基本格局和总体势头不会发生改变。只要下好先手棋,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多措并举、不违农时,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带给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做好“三农”工作就是稳住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就可以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一道考验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主观题、必答题。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才能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抢农时、打基础、补短板,有序做好“三农”各项重点任务,我们一定能够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打好基础。